383961

北京:传统商圈迎来转型之春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2017-02-08
城无市不立。一个城市中商贸的活跃度直接影响着这座城市的人气和活力。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中几乎都成长起来了大大小小的不同商圈,都曾风光无限。不过,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电商的冲击波使实体商贸有些蒙。再加上城市土地价格...
城无市不立。一个城市中商贸的活跃度直接影响着这座城市的人气和活力。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中几乎都成长起来了大大小小的不同商圈,都曾风光无限。不过,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电商的冲击波使实体商贸有些“蒙”。再加上城市土地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涨,让实体商圈运营成本步步攀升。在种种因素作用下,城市商圈的色彩似乎开始黯淡了。
有人说,实体商贸不行了。事实是否如此?城市商圈面临严峻的形势又将何去何从?针对这一话题,本刊选取几个代表城市的商圈发展进行剖析,共同探寻城市商圈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
随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进程加快,北京市新老商圈以此为契机纷纷转型,其目标客户群越发清晰,自身特色越发鲜明。不断改造硬件设施、完善各项服务、提升客户体验,是商圈中众多商户的追求,也是整个商圈保持吸引力的法宝。
城市因商圈而美好。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一些老商圈面临升级,一些新商圈正在形成。在北京这个特大型城市,王府井、西单等传统商圈变得越来越年轻,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动物园、木樨园等周边商圈也在加速升级。
注重细节,吸引年轻客户
北京王府井商圈可谓寸土寸金。这里集中了王府井百货大楼、北京APM购物中心、东安市场、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王府井书店等名店,国内外游人如织。
春节期间,北京APM购物中心喜气洋洋,人们在一株株桃花间留影,写下心愿卡悬挂在树梢。客流中,年轻人是主力,他们在这里逛街、看电影、吃东西。
北京新东安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强告诉记者,1993年,新鸿基地产与北京东安集团合作开发新东安广场,2006年进行了转型,定位为“年轻时尚的购物中心”。2008年,新东安广场重新装修,更新了购物中心的硬件设施,让灯光、色调都更明亮,设置了亲子卫生间,引入GAP、Forever21国内首家旗舰店,推出苹果手机楼高3层的旗舰店。管理者们还优化租户组合,通过微博、微信、APP发布消息,把购物中心的变化告诉消费者。
采访中,记者发现蔡志强关注商场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儿童淋浴间、智能手机充电、商场的背景音乐、门店的营运、保安的服务等。蔡志强几乎每天都会巡店,只要能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即便改变再小,也会用心去做。蔡志强告诉记者,“电商确实带来了冲击,所以我们要注重细节,让消费者每次来都有新鲜感。零售业要吸引消费者,除了提升服务,别无他法”。
融入科技,提升消费体验
西单商圈内,西单大悦城是吸客能力最强的购物中心,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也极强。在核心商圈,停车难让人头疼,大悦城的智慧停车破解了这一痛点。商场内,智慧停车的招牌很醒目。“扫码,关注西单大悦城微信服务号;绑卡,绑定会员卡;找车,点击菜单,完成缴费。”顾客尚未进入停车场时,通过微信就能看到还有多少车位,分布在哪一层。如今,西单大悦城服务号已经涉及智能停车、智能排队、商场全景地图等多种便捷服务。
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是王府井商圈的名店。总经理张镜见证了王府井的变迁,“王府井曾非常辉煌,当年有句话,‘王府井的风都是香的’。随着城市的发展,涌现了更多商圈,分流了一些客流。在这种情形下,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必须加快转型,变身成集吃穿用行、教育、体验于一身的一站式儿童专业商店”。2016年,这家迎来60周年店庆的老店加速升级换代,在地下二层加大了体验互动项目,增加了益智类、动手类项目。
在鲁卡科幻乐园内,各种高科技的体验项目很有吸引力。店员陈靖匀介绍,游戏通过将虚拟场景交互技术与传统娱乐、教育手段相结合,给小朋友更多超越现实的体验。“比如复活恐龙项目,通过绘画、拍照、涂色等方式创造恐龙,之后小朋友们可用肢体动作与虚拟场景内的角色交互娱乐,孩子们很喜欢。”在海底美人鱼屏幕前,拍张照片,顾客的头像就变身一条美人鱼,在海底自由自在地嬉戏。乐博士店铺内,几个中学生正在安装机器人。这家去年9月开业的门店主要做机器人教育、比赛与创客教育。
疏解整治,优化商圈结构
近些年,北京兴起了动物园、木樨园、十里河等商圈。去年以来,北京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各城区纷纷加快大型商城的升级转型。
木樨园商圈内,百荣世贸商城是城六区单体面积最大的区域性批发市场,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百货采购基地。如今,百荣世贸商城二期地下2层,地上7层、8层已腾空。大楼西侧的物流建筑已拆除,原来拥挤的道路宽阔了许多。
1月26日,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17年工作计划公布。按照计划,疏解区域性专业市场是一项重要工作。“城六区疏解提升市场100个、疏解提升物流中心13个。加快重点地区疏解提升,完成动物园地区、大红门地区、天意、永外城等批发市场撤并升级和外迁,基本完成官园、万通、雅宝路地区等批发市场调整疏解和升级改造。”可以预见,这些商圈还会发生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强表示,北京城市商圈近年来在时代变革中,不断转型发展,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他从3个角度分析北京商圈取得的进展:首先,从商圈硬件体系的升级和互联网化方面看,以王府井商圈为代表,市内主要商圈已基本完成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覆盖,实现了停车、公共交通等领域的信息实时联通,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多种场景应用,为新生代消费群体提供了舒适的空间,奠定了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其次,从商圈业态改造和提升品质消费方面看,城市核心区的所有商圈业态调整目前基本上告一段落,大部分商圈的餐饮、娱乐、教育等消费板块成为主流,是聚集人气的主要抓手,新生代消费者用脚投票,效果良好。第三,从品质消费角度看,各大商圈非常注意相关商品的提档升级、特色化和本地化。但是,奢侈品消费近两年来呈现下滑态势,部分品牌关店明显,影响了核心区商圈的聚客能力,不利于北京打造成世界消费之都。
谈到批发市场商圈的未来,王强认为,目前城市核心区内的批发市场处于消失殆尽的边缘。“从批发业的产业地位看,北京市不宜过度取消批发市场,片面以金融、科技和地产为主的经济结构,具有较大的产业空心化风险。批发市场具有引导产业、助力民营经济的作用,应予以合理保留并在近郊区适当安置。”(经济日报记者 王 晋)
营造良好的商圈生态
回顾北京商圈的变迁,中国步行街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商旅文产业联盟主任韩健徽说,北京商圈经历了从“中心三点”到“东拉西扯”、环状节点、多点多极4个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前,北京核心商圈有王府井、西单、前门,它们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也是传统商业中心;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城市格局发生变化,以长安街为中心,商圈向东西延伸,出现了国贸、百盛等新商圈;上世纪90年代,城市发展沿环路扩张,在二三环路的交叉节点出现了宣武门、崇文门、城外城等商圈;2000年以后,随着城市半径扩大,大型住宅区不断出现,商圈呈现多点多极特征,新的业态也开始出现,如购物MALL、奥特莱斯等。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业态不断产生,出现了人口分流、商业分流的态势。商圈发展出现了功能复合化、街区化、立体化、商旅文产业融合化、生态化、品牌化、智慧化的趋势,其中生态化指的是各种业态、商业设施结构更趋合理,所谓“无大店不稳,无小店不活”。韩健徽强调,未来商圈转型应注意协调好几个关系:其一,集中与分散。既要有集中的核心商圈,也要有遍布社区、街道的便民商业和便民设施;其二,线上与线下。引入互联网技术,让购物更便捷,同时引入物流配送体系;其三,高端与大众。既需要国际化的品牌、时尚,也需要接地气的服务大众的体系;其四,地域消费与辐射消费。既要有辐射性强的商圈,也要有服务区域的商圈;其五,综合与特色。既要有综合性、一站式的商圈,也要有特色鲜明的商街;其六,兼顾规模与效益。杜绝商圈盲目做大带来的招商难、同质化等弊端,更重视效益与规划。
责编:龙商网
    (0)
    (0)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龙商搜索

    文章总评分

    已评 请求出错,请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