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81

超市卖场上演闭店潮 便利店遭电商热捧共赢还是蚕食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张守帅 2014-12-29
12月23日,WOWO便利店举行2014年供应商年会,应邀出席的成都市零售商协会秘书长宋建朝公布了一个数据:目前成都市便利店的数量已突破7000家,近两年间增加了3000家。 便利店如潮水般在成都涌现的同时,大型连锁超市关门的剧情也在不断上演:一年间,好又多、...

12月23日,WOWO便利店举行2014年供应商年会,应邀出席的成都市零售商协会秘书长宋建朝公布了一个数据:目前成都市便利店的数量已突破7000家,近两年间增加了3000家。

便利店如潮水般在成都涌现的同时,大型连锁超市关门的剧情也在不断上演:一年间,好又多、人人乐相继关闭了5家门店,如果放眼全国,似乎可见一股大超市、大卖场的“闭店潮”、“裁员潮”。

据预测,到2016年,成都便利店的规模将突破1万家。零售巨头对转身布局便利店充满兴趣,便利店能否成为传统零售业的“救命稻草”?知名电商也在纷纷抢占这个平台,怎样笑到最后?

电商物流企业插手便利店竞争升级

2005年,成都第一家24小时便利店出现,WOWO董事长汤耀华难以忘记夹缝中求生存的艰辛—当时,城市便利店的概念并不被人看好。

数据亦证明如此。据宋建朝统计,从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间,成都便利店的总规模才4000家,远远落后于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

然而,从2012年至今的三年间,这一数字却陡然增加了3000家。宋建朝总结原因:电商再怎么冲击,市民也离不开“打酱油”的地方。“市民购买一般生活用品,距离上要求近、时间上要求快,以前靠杂货铺,现在靠便利店。”汤耀华说,正是基于这种判断,WOWO在成都布局了超过300家店面。

期间,全家、7-11等便利店巨头入驻,红旗连锁、互惠、舞东风等本地便利店崛起,成都的便利店竞争逐步进入白热化。

更令竞争升级的是,大型超市、电商巨头、物流企业也瞄准了这块蛋糕。11月底,家乐福首个便利店“easy家乐福”在上海试营业,顺丰的便利店“嘿客”今年开了100家,其中8家位于成都。

不过,可口可乐(四川)饮料有限公司市场执行资能总监徐正军并不认为连锁超市、卖场大势已去。他认为,现在关闭的大超市多布局于“跑马圈地”的阶段,经营效益不好,有的还亏损,关闭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和优化布局。

卖商品更卖服务增值业务制胜未来

宋建朝预测,到2016年成都便利店的规模将突破1万家。

尽管前景看好,“抢滩”者蜂拥而至,但关门的便利店也不是没有。据报道,7-11今年在成都遭遇“寒冬”,关闭了28家便利店。“7-11运营模式与当初成都引进它时期望的模式不同。”宋建朝分析说,7-11在海外的门店能够提供各类增值服务,如自助复印打印、订票、ATM机服务等,但在成都并没有朝这个方向发展。

换句话说,依托增值服务的便利性,是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新的赢利点。据了解,台湾便利店的增值服务利润已占总额的60%-70%。

汤耀华说,WOWO即将提供交通违章电子罚单处理业务。如出一辙的是,红旗连锁超市也在提供公交卡充值、火车票打印、银行卡还款、代缴水电费等服务。“许多便利店希望能够成为政府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部分公共服务项目,但这有个前提。”宋建朝说,便利店的数量规模要大,人群覆盖面要广才行,成都便利店总体上还在经历规模扩张阶段,面临租金、人力成本上涨等制约。但从发展趋势看,政府可以简化一些办事项目,放在便利店受理。

出于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的考虑,众多电商巨头也在谋求与便利店合作,建立收货自提点。但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合作的最终结果是“共赢”还是单方“蚕食”,现在还看不清楚。

yout� Nda�nз; text-autospace:ideograph-numeric; text-autospace:ideograph-other; layout-grid-mode:char; text-align:left; vertical-align:; " >12月22日,物美集团与翠丰集团签署正式协议,以14亿元收购翠丰集团旗下中国百安居70%的股权,翠丰集团在合资企业中将保留30%股权。该交易在获得中国商务部审核批准后完成,物美集团将以现金支付全部收购价款。未来,百安居品牌仍将保留。

百安居自1999年进入中国,目前年销售额40亿元,在中国一、二线城市拥有39家家居卖场。尽管,品牌得以保留,但是仅持有30%股权的事实让外界解读成“百安居败走中国”。

就在此前的12月4日,百思买也对外宣布,已与佳源集团达成最终协议,将旗下五星电器业务出售给后者。百思买在中国市场耕耘有8年之久。

从汹涌进驻中国,到现今的集体退出,外资零售巨头内心中想必更多的是无奈。今年5月,华润豪掷220亿元收购乐购中国一案正式敲定。乐购宣布将中国零售及房地产物业和现金43.25亿元,注入华润创业子公司利原,打造一家多元化零售商。完成交易后,华润创业及乐购与利原的持股份额分别为80%及20%。

对于外资零售企业纷纷退出中国,全球零售业研究咨询公司凯度零售(Kantar Retail)分析师冯丰羽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洋超市对华市场变化和反应速度比本土超市迟缓,且租金优势不再,是导致他们江河日下的主要原因。”

同时,她还表示:“大部分洋超市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进入中国,政府给了很优惠的租金政策,拿地很容易。但是最近租约到期,租金成本不断攀升,他们的运营成本也随之逐渐升高,这是很大的成本压力。第一阶段他们有政策优惠所以扩张得比较强势,过于注重扩展速度和数量忽视了门店选址的精确度,所以埋下很多隐患。”

责编:龙商网
    (1)
    (0)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龙商搜索

    文章总评分

    已评 请求出错,请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