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01

简析近一年部分零售企业关店、倒闭、被收购

来源:龙商网 作者:张侠芳 2022-11-25
2014年,零售业不断出现企业关店,甚至倒闭的现象。业内人士透露,这种趋势或在2015年持续进行,并向三四线城市蔓延。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中国零售业进行变革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大浪淘沙式的阵痛。...

【编者按】

2014年,零售业不断出现企业关店,甚至倒闭的现象。业内人士透露,这种趋势或在2015年持续进行,并向三四线城市蔓延。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中国零售业进行变革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大浪淘沙式的阵痛。

为此,我们做了本次盘点,历数那些在2014年未能逃脱“命运”安排、从“上帝的宠儿”名单中被踢出的企业的同时,更希望为还能保持企业在健康发展轨道上前行的企业以警醒,从这些企业关店、关闭的情况、特点中获取有益于自身企业发展的东西,及时调整、摆脱“命运”的捉弄。

近期传出的青岛泽雨超市、淄博政通超市的倒闭,加之2014年年中的百全超市、四川家和超市等区域中小企业的倒闭,一次又一次地刺激着处于寒冬中的零售企业的神经。

资金链断裂、模式错位、定位不准等,显然,这些企业的失败在行业中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些中小超市为什么要去融资、去集资,钻法律的空子?

最直接的原因——缺钱。所以,才想办法筹钱、贷款,条件不够;去借高利贷,既不合法利息又高。在此情况下,就容易将集资的目标选择到普通百姓和员工身上,此举虽然吸纳资金快,但也容易将企业推向违法的边缘,稍有把控不好,便会越过法律的红线。

实际上,我们更想探讨是这些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倒闭的现象背后反映了一种什么问题?往往是企业的决策者违法行为东窗事发后,企业也立马随之全盘崩溃,尤其是一些在区域中原本生存状况还算不错的企业。

其实这背后,也反映出了区域中小型民营零售企业的一个通病,太过依赖企业的老板、董事长等决策者。由于区域性民营企业自身实力不足,成长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企业掌舵人的个人影响力,并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企业运营管理机制,没有强大的资金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某些高层领导发生异动后,不能有效维系整个企业的继续生存。

同样,作为区域中小零售企业的一员,四川家和超市虽算是“本本分分”做生意,但最终也落个满盘皆输。究其原因,就是企业决策者没有看清当前零售业的发展,没有看清本土市场状况,出现决策性失误。定位不准,把自己弄的便利店不像便利店,超市不像超市,卖场不像卖场,什么都做却没有做出“一招鲜,吃遍天”的竞争力。

当周边大型购物中心兴起、国内外大型连锁巨头不断下沉、电商发展速度加快时,它的命运就在2014年7月19日被永久定格了。

锁定乡镇市场、势头发展很猛、貌似不缺钱的百全超市,也在2014年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亮相——虽然把战略眼光投在了乡镇市场,背后还有中国邮政集团和美国地平线投资集团“撑腰”,不缺资金、不缺店面、不缺人脉,看似占尽地利、人和,前程似锦。

但是,2014年7月,百全超市全国98家超市全部撤出市场!乡镇确实是一块大市场,但同时也是连锁企业的“处女地”,但并不意味着有钱、有资源就能成功。可以说,在中国的乡镇市场,目前还没有哪个全国性连锁企业能站稳脚跟。

这些不同区域的消费者有什么样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如何?分散的店面如何进行有效配送、店面区位如何选择?这些都需要一一研究探索。在不了解目标消费群体、投资双方首次合作、市场又是一个待开发地区的情况下,匆匆开店、定位不清、水土不服、合作模式不确定等都为企业发展埋下隐患,给企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面对新市场,迅速抢占没有错,但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实力和企业对市场认知度的问题。

在三四线城市的连锁企业受打击的同时,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

2014年,人人乐沃尔玛、乐天玛特、百盛、中都、乐购、百安居等大型零售企业,关店的关店,退市的退市,被并购的被并购。但表面的颓势,并不能抵挡它们争抢市场的步伐。继2014年大型零售企业转型便利店、大型购物中心风潮后,2015年渠道下沉将继续成为它们的主要发力方向。

2015年1月33家零售企业拓展中,超市新开30家,有22家位于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县域市场。百货中心新开18家,只有7家开在一二线城市。

专家分析,这种趋势在2015年甚至更长时间会持续下去。这意味着三四线城市的零售企业要注意了,“以静制动”已经不是一个好办法,看看家和、看看政通、看看那些已经被“击溃”的企业。

附表:2014年部分倒闭、关店、被收购零售企业一览

 

责编:龙商网
    (10)
    (1)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龙商搜索

    文章总评分

    已评 请求出错,请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