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335080

消费能力将迎来阶段性下降,疫情后传统商超的“增长点”在哪里?

来源:龙商网 作者: 赖章平 2022-11-25
疫情终将过去,但未来还有更大挑战在等着。
近日,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在与一些区域中小超市交流中发现不少企业对未来企业发展都有着以下担忧:疫情过去后零售业到底会发生哪些变化?我们又应该提前做哪些准备以应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让企业得以活下去?或是活得更好些?
不久前,蚂蚁商联针对当前现状,发布了一份报告,明确提出全球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肯定会到来,下半年的消费市场不容乐观。
针对不可阻挡的疫情,只有认真面对与积极做出改变,才更有可能维持企业“魅力”,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稳步前进,盈科而行。

01

变化:消费能力将阶段性下降

“现在,我们家的策略就是除了保障日常必需品的消费外,其余不必要开支统统砍掉。”
正在某线下超市购买生鲜品的陆潇告诉记者。记者调查发现,周边与陆潇一样缩减开支的朋友比比皆是。因此,就目前来看,疫情已造成相当部分消费群体消费能力阶段性下降,整体消费更趋保守。
蚂蚁商联称,在经历大灾大难后,消费者会习惯性地捂紧钱袋子、勒紧裤腰带,用更加理性和保守的姿态应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另外,经济增速放缓会带来居民收入降低,也定会让顾客在消费环节中压缩支出成本。
业内专家认为,受疫情影响以及收入预期减少,消费观念会更趋理性;人们的日常消费会加速往线上转移。
相关数据显示,来自叮咚买菜、盒马鲜生、多点等生鲜电商平台的大数据,从多个维度传递出经济一线的“春意”。在4月18日结束的多点小龙虾专场直播活动中,当天下午17:30-18:30时段北京物美半成品小龙虾销量1019盒,相较于4月17日同一时段销量提升190.72%。
疫情期间,超市、商场等线下门店受到冲击,人们的消费场景加速向线上转移,消费者从在实体店里“挑挑选选”变为在手机上“划划点点”。为了满足人们多场景的消费需求,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微信群营销、上线小程序商城……实体零售商加快布局线上业务和到家业务。
10个微信群、5000多位熟客、数百人咨询,这是家乐福天津海光寺店店长李莉作为“线上推客”的工作日常。“疫情让很多人待在家里,而当下年轻人也比较‘宅’,传统卖场必须下大力气去开拓线上销售渠道。”
天虹商场董事长高书林认为,在线化运营是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疫情则加快了企业线上运营进程。实体门店要应对疫情带来的短期影响,更要积极拥抱长期发展趋势,加快转向线上。

02

节流:降低运营成本

“随着疫情时间的拖延和全球蔓延,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会逐步放大,零售企业必须审慎经营,维持好正常的现金流运转。”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林鑫强调,在当前严峻形势下,作为市场主体,企业必须缩减日常开支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市场变化。
为降低运营成本,蚂蚁商联建议旗下49家全员企业要注意对耗材设备方面的控制。在他们看来,既要重新审查企业运营成本如经营性耗材的使用情况,也要紧密了解相关市场的价格走势,及时调整采购渠道和成本。“对于长期性的耗材品,可以考虑通过大批量和联合采购的方式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从而压缩企业的运营成本。”
从业务单元的角度看,传统的企业组织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环境需要:一方面是人力成本与日俱增,企业压力大;另一方面团队的能动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不愿具名的业内专业人士表示,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组织调整,要逐步打破原来的组织管理模式,精简组织架构以及减少组织内部对人员能动性发挥的羁绊,推动组织的创新发展。“现在很多企业的组织基本是一种官僚性的组织,企业可借疫情之机,打破传统的组织模式,重构一支高效运转的团队。”
上述提到的线上火热态表明渠道调整是大部分零售企业当前需要尽快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但疫情前没有任何全渠道动作,或者全渠道布局没有到位的企业将面临线下单一渠道的挑战。在林鑫看来,疫情将会推动线上渠道的更深层次发展,推动社群卖货、直播卖货等新兴卖货方式的发展。
结合当前市场情况,龙商网&超市周刊认为,疫情期间,零售企业要做好全渠道转换和布局,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一是积极发力线上;二是积极尝试各种新的卖货方式;三是同时发力B端和C端。
此外,企业需要尽快把数字化转型提升到重要议程。显而易见,疫情期间缺乏数字化能力的企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而具备数字化能力的企业应对比较自如,衍生出了很多新的手段。疫情催化下,零售企业愈加认识到数字化的重要性,数字化显然已成为零售企业的标准配置。
目前,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尝试各种数字化转型,比如数字化渠道转型、数字化营销转型,以及数字化办公等。

03

开源:向供应链要效益

“成员企业不要被疫情期间的爆发式销售增长冲昏头脑,这种短暂的业绩增长是来自消费者恐慌式抢购和集中式消费带来的,这是特殊时期的一种畸形的市场反应。”蚂蚁商联对旗下成员企业如此提醒道。
蚂蚁商联认为,宏观经济同比下滑,消费市场低迷不可避免。所以,蚂蚁商联建议成员企业做好自有品牌开发、提升联合采购规模等工作,以应对疫情后可能发生的消费低迷。
此次疫情对于零售企业最大的挑战体现在供应链的供给能力。疫情期间做到“有货卖和好货不贵”,是考验零售企业供应链的基本标准。
结合日本和欧美市场的经验来看,越是经济低迷,自有品牌(包括生鲜产品和加工品的开发和销售)扮演的角色越加重要。因此,蚂蚁商联表示,加快自有品牌开发和销售的过程,不仅仅只是为了给零售企业提供商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自有品牌加强对供应链上下游的了解和掌控。
在蚂蚁商联看来,联合采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降低商品采购成本的方式之一。对商超企业来说,尤其是业态多元化的企业,一定要注重整合采购渠道,集中订单,尽最大能力争取最低采购价格。另外,加强外部兄弟企业或跨业态企业的联合采购,也是降低采购成本的重要手段。
当前,不只是单个企业面临难题,而是所有零售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尽快协同上下游各个关联方,共同制定克服困难的行动方案。
一些行动较快的企业已经在采取行动。罗森中国在3月初就开始派出高管密集约谈供应链企业,商讨共同应对疫情的办法。针对疫情期间带来的影响,绿城超市重新调整供应商策略,加大本地供应商比率,调整本地供应商支持政策,进一步密切与供应商的协同。
从上述来看,疫情已经造成了一些消费需求的变化。譬如受疫情影响,当下消杀品类已经成为消费需求增长显着的品类,并且目前来看,这个品类即便在疫情过后,还是会呈增长的态势。还有,当前家庭消费成为主要场景,一些家庭生活场景的品类在发生显着增长。
凯度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冰淇淋销售逆势增长,增长幅度达到了38%,远超其他食品品类。“企业不只是要关注这些显而易见的品类变化,还要深度分析由此带来的其他关联性品类变化。”林鑫说。
他继而表示,零售企业需要结合疫情过后可能发生的需求变化,尽快组织品类调整,要尽快扩充消杀品类,重点调整家庭需求场景的商品,不只是吃,要扩充调整一系列家庭娱乐、家庭运动等商品品类。
责编:hw
    (0)
    (0)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龙商搜索

    文章总评分

    已评 请求出错,请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