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435080

叮咚买菜大裁员?买菜江湖已翻篇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邢海洋 2022-01-17
叮咚买菜被传出了大裁员的消息,公司采购、算法、技术等核心部门裁员20%-50%,有内部员工表示,巅峰时期公司员工数量(包含配送员)高达6万多人,目前只剩6万人左右,少了上万人。叮咚官方随后辟谣,称这是恶意猜测,叮咚从来没有过那么多的员工。 不论此消...
叮咚买菜被传出了大裁员的消息,公司采购、算法、技术等核心部门裁员20%-50%,有内部员工表示,巅峰时期公司员工数量(包含配送员)高达6万多人,目前只剩6万人左右,少了上万人。叮咚官方随后辟谣,称这是恶意猜测,叮咚从来没有过那么多的员工。
不论此消息的个中曲折,但根据叮咚买菜在2021年11月发布的财报,可以确定的是,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叮咚买菜在不到3年时间里累计亏损了104亿元。可以比照的是,作为行业的先行者,2015年首创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每日优鲜,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额也达到了99亿元,仅2021年前三季度的亏损就达到了30亿元。
叮咚买菜 2019 年以来营业收入情况表以及2019 年以来 Non-GAAP 净亏损、净利率情况表(图 | 洞见研报)
尤其让人泄气的是,这两家还是互联网菜贩中规模最大,赛道中最可能胜出的两家,它们在还没有实现盈利的时候,于去年年中“幸运”地海外上市,拿到了继续烧钱的最后一桶金。可既然是最后的一桶金,也意味着这是行业存活的孤注一掷了。若不能短期实现盈利,整个行业也就将消失了。
一言以蔽之,生鲜电商还在巨亏,买菜江湖已悄然翻页了。
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我对生鲜电商所处的市场环境有一些直观感受。以对城市安全最为在意的北京为例,以前,北京的地铁里是不能经商的,没有报刊亭,也没有便利店,空荡荡的地铁大厅里孤零零地矗立着几个瓶装水自动贩售机。可就在2021年7月,三家便利店在地铁里试运营,到年底包括便利店、药店、书屋在内的便民设施增加至130家,覆盖10条地铁线。
笔者经常上下车的地铁站边的地下空间里,曾经的健身中心被一家来自山东的超市品牌接管了,各色山东面食和冷荤熟食占据了超市最显眼的位置。甚至还有一个炒菜区,一份份煎炒烹炸出的菜肴分装在食品盒里,如同外卖一般。
看得出来,传统的大型综超正在想办法与电商竞争,它们货品更齐全,商品摆放也更有特色。商品档次上,传统的大型综超也更精致。显然,经由电商的鲇鱼搅动,实体商业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化着,并且似乎已找到了和电商和谐共处,差异化竞争的方法。
与此同时,社区团购则从最初抢占市场的大撒钱变得注重利润了,曾经廉价得让人惊掉下巴的标志性商品悄悄提价。对于不能“眼见为实”的蔬菜水果和肉制品,一次次团购下来,消费者也总结出了经验,不再敢于贸然尝鲜了。
总之,电商低调了,消费者也理性了。不吹不黑,让我们看看生鲜电商遇到了什么困境。
如同街角的蔬菜生鲜摊档,叮咚买菜和每日生鲜等生鲜电商做的是社区生意,不同的是这是连锁化、网格化的全国性生鲜生意。叮咚买菜主要配送有水果,蔬菜,肉制品,冷鲜,海鲜,以及鲜活的水产,基本就是一个可以送到家的超市。为实现这一商业模式,城市里需要网格式地布局了很多前置仓,一个站点差不多覆盖3公里的距离。这显然也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每个站点都需配备站长、分拣员、水产员、仓管员若干,剩下的则是更多的配送员。与其说它们是互联网企业,不如说是更接近快递业的重资产重体力行业。
前置仓的优势是商品新鲜,就如同把消费者家里的厨房外包了,似乎很有存在的必要。但反过来买个菜也要跑腿代劳,似乎又非居家生活的“本分”。于是,这是一个和社区菜贩比效率、比购物体验的商业模式。前置仓虽不必临街,但地理位置是不会差也不能差的,否则配送距离太远,超出了居民下楼买菜的时间,就没了优势。故而,前置仓赚的是临街店面和非临街仓库的租金差价,但考虑到送货员的人工成本,这个商业模式本身就很脆弱。
更何况,前置仓概念刚兴起,前店后仓的盒马生鲜模式也出现了,直接形成了竞争。说白了,无论前置仓和前店后仓,都是建立在传统的生鲜零售模式之上,概念虽不断翻新迭代,但无非是传统菜市场多加了个外卖,至于盒马生鲜的炒菜做饭,不过是把大排档搬到了市场里,起初看着新鲜,时间长了消费者新鲜感褪去,其附加价值也随之而去。
几年过去,互联网渗透率再上台阶,“买菜的不上网,上网的不买菜”早成历史,大爷大妈们也看起了短视频,社区团购的后置仓模式出现了。从运营成本上,社区团购的仓库建在远郊区,彻底摆脱大城市的高昂房租,而深入居民区的团长们很多都是兼职,无论场地还是人工,费用都最大化地节省。
这些年来,电商巨头们一直在探索着如何像售卖传统食品一样配送生鲜,社区团购恐怕是成本最低的。如果说将近一天的配货和送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可随着“买菜的人也上了网”,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是性价比,那些追求即时消费的反而成了小众群体,被边缘化了。
近有电商巨头在社区团购上的频频发力,远有实体商业的转型,生鲜电商的前置仓就显得颇为尴尬了。根据数据平台IT桔子统计的2021年电商死亡名单,里面的生鲜电商一个比一个难。3年内完成了2次企业并购和8轮融资,2020年还估值10亿美元的同程生活申请破产。2020年还获得4.46亿美元投资的十荟团关闭了部分城市的网格仓。规模更小的,陷入泥潭的企业更多了。
图 | IT桔子死亡公司数据库
前置仓与互联网模式的结合眼看就要失败,但对于电商巨头,这却可能是它们全方位商品售卖中的一个补充。同时,也有企业在试探着更大的前置仓规模,如从每日优鲜的300平方米以下扩大到2000~3000平方米规模,以更多的商品选择来构筑生鲜电商的竞争力。但不只是贩卖生鲜,而是在消费者买菜的时间内,配齐所有急需的商品,更像大型综超了。
十年来网购迅速崛起,这其中有技术的进步,有税收优惠的红利,更有资本的多方尝试和冒险。如今市场饱和,红利期已过,网红们偷税漏税都被追缴,那些建立在脆弱模式下的互联网企业一批批倒下,不知道生鲜电商能不能坚持下去。
责编:hw
    (6)
    (0)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龙商搜索

    文章总评分

    已评 请求出错,请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