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41

便利店增幅居零售业榜首 电商物流支付齐插足

来源:新快报 作者:陈庆麟 黎华联 2015-02-02
此前何曾想到,家门口小小的便利店竟成为商业大佬们争抢的香饽饽。需知深入到社区,它们既可作为电商配送集散地,也可以作为线下流量重要入口。不但BAT(百度、阿里、腾讯)等电商平台积极开拓线下资源,传统的银联、拉卡拉等为了维护线下优势地位,也积极深挖...

各平台都爱便利店

此前何曾想到,家门口小小的便利店竟成为商业大佬们争抢的香饽饽。需知深入到社区,它们既可作为电商配送集散地,也可以作为线下流量重要入口。不但BAT(百度、阿里、腾讯)等电商平台积极开拓线下资源,传统的银联、拉卡拉等为了维护线下优势地位,也积极深挖便利店资源。《2014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零售业百强企业中百货业态的销售额整体增长9.6%,大型综超和超市仅为8.7%;而便利店却逆势增长,销售额增长比率高达18.2%,增幅在整个零售业中位居榜首。对于便利店而言,如今正是站在风口上的那头猪。

电商之争

线上支付、线下消费

★代表:BAT+亚马逊

易观分析师李烨认为,上一个十年,电子商务的主阵地在互联网,下一个十年,电商将走向社区甚至进一步下沉到乡镇市场。线下比线上的潜力更大,大量实体店和消费者还没有走向互联网,因此依托线上支付、线下消费场景的O2O模式越来越受关注。

早在2013年,亚马逊中国便与上海的全家便利店合作,上线了收货自提业务。用户在亚马逊购买了商品之后,可以到全家便利店自提,既可以在线支付,也支持现金、刷卡等货到付款方式。去年,支付宝也先后与美宜家、红旗连锁、7-11等便利店合作,用户在便利店消费,可以通过支付宝进行扫码支付。微信通过推出“刷卡”功能,首批接入9家商户,微信用户在这9家商户消费可以直接出示条码进行支付。

从目前来看,电商平台之间的O2O差距并不大,阿里电商一直需要搜索引擎补充流量,上手机淘宝的用户需求很明确,都是要买东西,而不是“获取服务”,在O2O拉新上并无太大优势。腾讯旗下微信和手机QQ有着最多的移动用户,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池和用户池,不过这两款社交产品给用户留下了固有印象,用户不会去寻找服务,就算寻找,腾讯也缺乏有效的连接手段。在移动端流量和用户量上,百度移动搜索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手机百度已经有6亿用户,依托于搜索技术的需求连接,以及基于数据挖掘的O2O服务推荐,直达号能够实现拉新、增加连接效率的目的,作为后来者还需要证明自己。

支付之争

培养移动支付习惯,增加粘性

★代表:支付宝、微信、银联、拉卡拉

尽管有支付技术的电商平台都在借移动支付争夺便利店,但它们均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便利店平均客单价不到20元,这种小额客单价,90%以上的用户会使用现金支付,人们的移动支付习惯还只是仅仅在电影票购买、团购等几个方面。

实际上,即便经历过去年年初打车补贴市场培育后,出租车对移动支付的粘性也非常有限。本地出租车司机琦哥告诉记者,对于移动支付,“如果支付时网络不好,搞半天都没完成支付,浪费时间,而且有些人对操作不熟练,还要担心支付是否成功。”

为此,近期无论腾讯还是阿里,都在给便利店“配备”WiFi。以腾讯为例,在商家申请加入腾讯的免费WiFi网络之后,不仅可以支持微信支付,在其所处的商圈、酒店、医院、餐馆等地点,商家还可以向同一个WiFi网络内的手机用户发送商品和促销信息。

相比之下,线下收单市场耕耘十余年、实体服务网络遍布全国、手握大量线下商户和POS终端的传统支付机构则在这场争夺中占得先机。

以银联为例,截至2014年底,银联已经积累了9亿的持卡人资源,1200万户的银行卡受理商户,累计发行银行卡50亿张,POS受理终端1600万台,而银行卡刷卡支付的消费习惯已然养成,支付手续亦不繁杂。实现线下商户与线上用户对接,自主构建“O2O”生态圈已是水到渠成之事。

拉卡拉则利用已有的POS终端合作商户开展拉卡拉小店,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的拉卡拉小店数量达2万个,预计在2015年底达到15万。广州拉卡拉小店已接近1000家,年底预计达2万家,目前拉卡拉开店宝社区电商平均每小时交易量达1万单。

物流之争

为线上导流,完善“最后一公里”

★代表:京东、顺丰

没有强社交、没有强支付作为闭环,京东选择从物流配送角度切入,通过京东平台上便利店的官网,消费者可借助LBS定位,找寻最近的店面进行购物。京东联手便利店推出个性化优质的物流服务,比如“定时达”、“15分钟极速达”、“上门体验”、“就近门店的售后服务”等。

去年3月17日,京东举行了O2O战略发布会,除了宣布其定位为“互联网零售企业”外,还宣布合作便利店商家已达上万家。京东的思路是,利用自身物流的强大优势,打通长期困扰物流业的“最近一公里”难题,抢占社区送货商机。

但这一领域面临着来自传统物流巨头顺丰的挑战。去年5月,顺丰低调在全国上线518家嘿客便利店,半年多过去,仅广州本地的嘿客就已从第一批上线时的15家发展至如今32家。

和京东借助便利店提升“最后一公里”速度的想法相反,嘿客的出现更多是顺丰为其优质配送服务提供一种变现可能。嘿客除了作为顺丰优选的产品供应和集散中心外,嘿客还承担为顺丰电商导流的作用,通过商品展示,客户在购物前能在实体店中体验,有助于提升用户的购买欲求。

责编:龙商网
    (4)
    (0)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龙商搜索

    文章总评分

    已评 请求出错,请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