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615080

3000多平生活超市迎来上升期,面积和品类的最佳结合?

来源:龙商网 作者:张彦娜 2022-11-25
相较一万平米以上的大卖场,扩大了生鲜占比,削减了缺乏竞争力的标品,缩短了消费者的距离,提升了生活气息;相比便利店等小业态,品类布局更加丰富,可满足日常生活需求,3000多平米的超市是最具生活气息的业态。在大卖场逐渐被边缘化的情况下,这类“生活型...
家乐福被苏宁收编、麦德龙卖身物美之后,传统大卖场衰退的局面变得愈发明朗。高鑫零售董事长黄明端也提到,小型化是未来大卖场的趋势之一,旗下大润发和欧尚也正谋求转型。
在这种形势下,不少企业对于大卖场的态度也变得谨慎。新开门店的面积往往在3000至5000平米左右。4月23日,区域龙头企业河北惠友超市在保定开出3200平的上谷大观店;5月1日被苏宁收购后的家乐福在重庆开出第一家精品超市,卖场实际面积4000平……另一方面,传统大卖场也正试图通过“瘦身”,分出一些面积出租,将部分品类交由第三方经营。
缩减面积是转型的第一步,但缩减经营面积只是表象。传统大卖场面积在10000平米左右,是以开架式、全品类经营,满足大众化需求的超市业态,面积缩小后,品类结构和客群定位也面临相应地调整,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精致”的同时,相比便利店等小业态还能兼顾品类的丰富性,从而变成更加贴近消费者的“生活型”超市。

01

外部环境:商业密度在提升

主流商超面积的变化,反映了日益提升的经营压力。
密度之下的规模优势是所有零售企业追求的目标,但零售业的竞争也因此迎来了“巷战”的时代,显然“大体量”卖场在这场竞争中属于不灵活的那一类。
消费需求的分层和消费者对于便利性的追求,使大卖场“大而全”的优势被弱化。除了电商瓜分掉一部分需求外,传统大卖场也面临着来自水果店、零食店、便利店的竞争。相比之下,小业态正以惊人的复制能力迅速扩张,既能覆盖城市中的主要商业网点,也能满足社区居民的精准需求。
在各种业态的蚕食之下,大卖场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选址也并不简单。细看大润发、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卖场的选址要求,都对人口密度有要求,要位于商业综合体或是城市主商圈,交通便利且设有大型停车场。但是目前许多购物中心出于盈利的考虑,会对卖场进行切割,大面积的物业条件本就难以满足;此外,附近竞争对手对顾客的分流,也使得本来符合条件的人口密度难以支撑一个门店的运营。
开疆拓土、增加门店数量是零售企业永恒的话题,从2020年几家企业的开店计划就可以看出来,永辉计划新开门店150、华润万家整体计划新开350家店……商业密度会进一步提升,再加上商铺租金和人力成本的上涨,传统大卖场如果继续按照“大体量”进行扩张,对于盈利能力来说是一大考验。朝着“小型化”转型,是当前许多大卖场活下去的重要一步。

02

品类取舍:生鲜打头

整个市场越来越以生鲜为导向。
从龙商网&超市周刊采访发现,很多企业已经加码生鲜加强型超市,尤其是经过疫情的洗礼之后,零售企业对于生鲜有了更深的理解。
4月24日开业的惠友生活超市,3200平的经营面积中生鲜面积占比达到50%以上,除了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四大基础品类之外,熟食、主食、烘焙和堂食区域一应俱全,完全可以满足居民的一日三餐需求。
高鑫零售董事长黄明端用“专业”二字来概括2020年大卖场的转型思路:大卖场原有的业态核心优势是品类齐全物美价廉,现在存在一定的模式局限性,比如家电类,更希望交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未来高鑫零售全国480家门店将在下个阶段全部转型为专业的生鲜食品型卖场,加快对小型化卖场的探索。
的确,传统大卖场为了“求全”,导致很多品类只是为了做而做,这本质上是一种粗放式的经营思路。在电商的冲击下,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对于整体坪效来说亦是一种拖累。而深耕生鲜板块,则是作为零售企业最专业的选择。
“除了需要强化生鲜板块,达到聚客引流的目的,作为一家满足消费者日常需求的生活类超市,对于非生鲜品,也要有明确的规划。”联华超市总经理徐涛在提及超市的改造时也表示,“对于非生鲜品类的梳理,要从两方面进行加强,一是聚焦民生的自有品牌,二是进口商品,这是平衡整个超市营利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同时强调,扩大生鲜的布局,企业可能会遇到阶段性的亏损,因此也需要尽快配备相应的生鲜经营能力。

03

紧紧围绕“生活”

生活类超市并不是传统大卖场的浓缩版。
消费者在逛完一圈大卖场后,不禁抱怨,店太大了,浪费时间。刚需商品被设置在卖场的最深处,消费者在动线的引导下,强制逛完所有区域,直至收银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生活型”超市内,通过动线升级,将生鲜品类进行前移,消费者一进入店中,就容易被生鲜分明的蔬菜或是食物的香气所吸引,从而提升购买欲望,非强制性的动线设计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效率。
消费者正在向更年轻一代迭代,他们早已不再拥有在大卖场中流连的耐心,而是更倾向具有体验感和生活气息的超市;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正在走向老龄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陈立平教授认为,“这就需要超市承担起更多生活服务的责任。”
基于这样的趋势,不仅是生鲜,生活类超市内的所有品类规划都要围绕“生活”二字做文章。比如家电部分,放弃缺乏竞争力的大家电,聚焦以厨房为中心的小家电,同时提供试做、试吃的服务。相应的,超市外租区也不再随便对待,而是引入咖啡吧、餐饮、理发店等生活类的服务。
实体零售不同于电商,需要和消费者产生实际的交流,线下实体零售要想抓住消费者,就要要围绕生活做文章,并以此为中心深耕专业性。
“纵观全国的大卖场形势,一面是山姆会员店、开市客这样的外资会员型大卖场,依靠雄厚供应链带来的商品优势成功俘获一批忠实顾客,而大部分国内零售企业在大卖场面临凋零之际,朝着‘生活化’超市发展。”招商证券专注零售的分析师李磊认为,“沃尔玛近期的发展趋势就是一个信号:一面加码山姆会员店,另一面加速布局面向社区居民的生活超市。”
相较一万平米以上的大卖场,扩大了生鲜占比,削减了缺乏竞争力的标品,缩短了和消费者的距离;相比便利店等小业态,品类布局更加的丰富,可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3000-5000平米的超市是最具生活气息的业态。在大卖场逐渐被边缘化的情况下,这类“生活型”超市迎来上升期。
 
责编:hw
    (1)
    (0)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龙商搜索

    文章总评分

    已评 请求出错,请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