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1

中国便利店企业开启一些结构调整和扩充服务尝试

来源:中国报告大厅 2014-11-10
便利店是位于居民区附近的实体店或提供网上购物的虚拟店,指以经营即时性商品或服务为主,以满足便利性需求为第一宗旨,采取自选式购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或网上商店。

便利店是位于居民区附近的实体店或提供网上购物的虚拟店,指以经营即时性商品或服务为主,以满足便利性需求为第一宗旨,采取自选式购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或网上商店。

便利店业态最初于1990年代引入国内市场。尽管起步较晚,但是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便利店业态在我国取得了较快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13000余家便利店,年商品销售额达到226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但是从便利店规模占比来看,便利店商品销售额占当年全部连锁零售企业总销售额(约3.5万亿)的比重仅为6.5‰,占当年社零总额比重仅为1.2‰,远低于日本的6.6%(便利店年销售额占日本零售行业比重)和美国的5%(便利店店内商品年销售额(不含油品)占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不含机动车及零部件)比重)。便利店业态在我国拥有十分广阔的成长空间。据2014-2020年中国便利店行业竞争力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便利店业态逆势成长,但成本上涨的压力不可避免。

报告指出, 2013年中国零售业继续经受经济增速放缓和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百强企业中百货业态的销售额整体增长9.6%,大型综超和超市仅为8.7%,而便利店逆势增长,主要代表企业的销售额增长比率为18.2%,增幅在整个零售业中位居榜首。

而便利店同时也不可避免房租,人工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近期针对24家便利店企业的门店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相对2012年,各家企业的门店平均毛利率上涨0.67%,平均单店销售额增加2.3%,而各项成本上升的比率为8.2%,成本的增长远远高于销售额的增长。

颇有意思的是,野村综合研究所于2014年7月针对中、日、美3国的城市消费者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消费者中“总是购买价格便宜且经济实惠”的比例最低,“即使价格贵一点,也愿意选择方便性的商品或服务”的比例略高于日本。消费者节省购物,外出就餐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休闲和娱乐上,便利店的服务正好切合消费者这一需求的变化。

根据市场变化,中国便利店企业也开展了一些结构调整和扩充服务的尝试。

首先是通过改造门店,强化顾客的购物体验。目前,本土便利店的店铺略显陈旧,销售的商品和小型超市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通过店铺的定位重组,增加适合年轻客群的商品和服务。比如,缩减货架,增加餐椅等休息区,让顾客在便利店里停留时间增加。

其次是线上线下融合,延伸门店的服务 ,便利店企业通过和大型电商网站合作更好的吸收线上客户,成为地区销售代理式的合作方式,较具有中国特色。便利店自建电商网站苦于流量有限,通过电商网站大量顾客流量的平台获得客源,企业专注网上下单业务的线下采购、物流、配送,省去了电商企业在地方上重建物流体系,配送货物的麻烦,便利店也带来了相应的业务收入,真正能实现两者优势互补。

中国便利店企业开启一些结构调整和扩充服务尝试

同时,电商的便利店门店取货也将是一大趋势。亚马逊、1号店已在上海开展便利店门店收货自提和货到付款服务,这种模式的开展比较适合发展程度较好的大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中国目前便利店的服务升级,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是快餐食品的加强,一方面行业的界定方面还比较模糊,对于食品安全的规定也不适合便利店的现实情况。另外供应链匮乏的问题也很严重,鲜度和食品安全的不稳定性降低了客户体验的满意度。对于企业而言,新产品的开发能力,需求预估能力,物流配送各方面的要求更高。

第二则是在服务内容和项目的增加方面,行业的行政壁垒和地区性壁垒还很多。跨行业增加服务项目时,涉及的部门多,审批手续繁琐。新项目上线后即使消费者反映不错,跨地区拓展时仍然需要重新申请和审批,甚至无法推广。

最后,服务平台的搭建上,主要依靠第三方系统供应商,对于系统的操作便利性话语权较小。操作复杂的项目影响客户体验度,自建系统又需要较大的前期投资,外部终端与本企业之间的系统对接问题也有待解决。

责编:龙商网
    (0)
    (0)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龙商搜索

    文章总评分

    已评 请求出错,请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