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815080

最新连锁百强榜发布:大盘稳健下的“问题与隐患”不容忽视

来源:龙商网 作者:刘朝龙 2022-11-25
核心提示 ● 整体销售规模的稳健增长,原因可能更多依赖于国家消费政策层面的刺激、资本层面对零售领域注资的推波助澜,而不一定是企业经营水平提升带来了多少增量。 ● 从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省域龙头企业的坪效、人效、毛利率都在下降,这反映出他们不是...

核心提示

● 整体销售规模的稳健增长,原因可能更多依赖于国家消费政策层面的刺激、资本层面对零售领域注资的推波助澜,而不一定是企业经营水平提升带来了多少增量。
● 从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省域龙头企业的坪效、人效、毛利率都在下降,这反映出他们不是经营能力需要提升了就是企业管理出现问题。
● 这一轮便利店的“春天”,能否孵化出一批民族便利店的种子品牌?没戏,其将命运交给资本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迟早难逃“待价而沽”的命。
昨日(5月9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2018年行业基本情况及连锁百强调查结果”,发布“2018年中国连锁百强”榜单。
作为目前权威的连锁零售行业的数据,人们可以通过对2018年百强发展基本情况、现象的了解与分析,也将近一年来行业发展中的一些特点和容易被忽视的隐患与问题反映出来。
01
规模稳健增长,质量并不乐观
2018年,中国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2.4万亿元、同比增长7.7%;连锁百强门店总数13.8万个,同比增长16.0%;去除便利店业态的强劲增长,百强门店增速与2017年持平。
连锁百强销售额增长部分得益于线上,但整体在企业业绩中占比依然非常小。
2018年,百强线上销售业务增长55.5%,增幅超过全国线上商品零售增幅一倍以上,但去除线上销售占比较高的苏宁、国美、盒马鲜生等企业,百强企业线上销售额平均占比2.6%,比上年提高0.8%,其中超市业态占比为1.9%,比上年提高0.6%。
通过门店改造、管理优化、流程再造,为百强企业带来运营效率提升。2018年,百强企业平均人效198万元,比上年提高3.0%;平均毛利率由上年的17.9%提高到18.3%,中位数18.1%,与上年持平。
2018年,百强中18家企业实现销售、门店两位数的同步增长,30家企业的销售额、门店数与上年相比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龙商视角:

为何说,稳健增长背后体现出了行业增长质量的不容乐观,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能力与效率提升并不乐观。龙商网&超市周刊简要分析如下:
1、整体销售规模的稳健增长,实际上反映出的是国内总消费力的释放增量,这个增量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更多依赖于国家消费政策层面的刺激、资本层面对零售领域注资的推波助澜,而不一定是企业经营水平提升带来了多少增量。
2、虽然该调查并没有显示同店可比销售增长与新增门店的增量增长各占比多少,但从资本推动下的各路新零售业态品牌的出现及其超常规速度发展来看,增量更多表现在摊大饼式的横向开店上,这种现象尤其在一些巨头企业身上,比如苏宁、永辉等企业表现突出。
3、2017年百强销售规模超过2.18万亿、2018年为2.4万亿,销售增长约2200亿元;2017年百强门店总数为109814、2018年为138325家,同期新增门店数为28511家。假设增量销售全部来自新增店的话,平均每家店的年销售也仅约为771万元。
4、在龙商网&超市周刊过去一年的走访中,很多企业都提到过门店来客数下滑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的是很多企业固有门店竞争力出现下滑,也就是说,企业的很多门店经营能力不是提升了,而是在其他新业态、渠道的分流冲击下,经营效率出了问题。
5、在果园主的努力下,桃子的总量有了一些增长,但分桃子的猴子却多了很多,大浪淘沙、孰优孰劣,目前还难见分晓,但结果一定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02
区域龙头受压制,瓶颈难以突破
百强企业中的区域龙头包括省域龙头企业和地县域龙头企业。
2018年,省域龙头企业销售和门店增长分别为4.2%和5.5%、地县域龙头企业销售和门店增长分别为4.9%和-0.7%,均低于百强平均增幅。
从运营情况看,省域龙头企业坪效下降5.6%、人效下降3.4%,毛利率19.2%、比上年略有下降;地县域龙头企业坪效、人效分别提高2.2%、7.5%,毛利率15.2%、比上年提高0.3%。
根据百强报告,省域龙头企业多有国资背景,主力业态以百货店居多,在市场转入低速发展过程中,机制创新和业态转型重组显得更为迫切;地县域龙头企业机制相对灵活、契合消费,线上线下竞争尚不激烈,但市场相对狭小,一些管理基础好、实力较强的企业正在探索外延性扩张。

龙商视角:

1、随着越来越多的区域零售市场格局相对稳定,各区域原来的蓝海市场几乎已被瓜分完毕,这一过程就是区域龙头形成的过程,区域深耕、多业态发展,也就成为对区域龙头的画像。
2、从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省域龙头企业的坪效、人效、毛利率都在下降,这反映出他们不是经营能力需要提升了就是企业管理出现问题;同时,在全国性布局的内外资以及线上巨头的冲击下,他们走向全国性发展的成功性也越来越小,这往往倒逼省域龙头企业不得不主动出击,或渠道下沉或出去一搏。
3、地县域市场容量以及消费特点,客观上决定了这些企业天然存在的短板,大多数经营管理基础薄弱,更是很少有形成自己的商品供应链。但从数据看,其在坪效、人效、毛利率方面都呈上升态势,这与他们不断进行的门店调整、升级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如果这些规模很小的中小微企业在数据指标上表现很差的话,离在市场上消失就不远了。
4、从客观的市场表现来看,区域龙头正在试图突破当前的瓶颈,主动出击走出去。比如去年山东家家悦不仅加速了在山东省内的布局,而且还迈出了跨省发展的第一步;同样位于山东的利群,通过收购乐天玛特向苏北区域拓展。而一些经营良好的地县域龙头企业也正在逆袭省会市场,比如河南洛阳大张集团、山东巨野佳和、山西介休家家利等企业。尤其是大张集团,不仅成功逆袭省会市场,还通过其倡导的保亭会体系进军苏南。
03
大型超市增长趋弱,内外巨头联手求变
作为快消品零售的主力业态,大型超市普遍面临坪效下降、盈利能力趋弱的困局,增长乏力。
2018年,以经营大型超市为主的百强企业,销售额平均增长2.5%、门店数平均增长3.6%,均显著低于百强平均增速;同时,大型超市营运成本继续上涨,员工薪酬总额上涨13.0%,房租上涨10.6%,成本占销售比重在各业态中居于较高水平。
2018年,大型超市坪效平均下降8.0%,但人效提高4.9%,毛利率提高0.5个百分点,达到21.5%。通过门店升级、管理优化、减员增效,大型超市正在寻求逆势增长。
百强中的国际零售品牌大多以经营大型超市为主。部分国际品牌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外资大型超市的坪效平均下降4.0%、人效提高5.5%、毛利率达23.2%,要好于百强大型超市的平均水平。
同时,国际零售品牌在导入资本合作、全渠道零售方面不遗余力。
高鑫引入阿里巴巴、家乐福引入腾讯、麦德龙提出引资计划、永辉购入百佳、利群收购乐天玛特等,近两年是外资零售企业与本土企业资本层面合作最活跃的阶段。

龙商视角:

可以说,以传统大卖场为代表的大型超市是面临挑战最严峻的超市业态,但从现在看,各路玩家似乎大多已度过自己的“至暗时刻”。
1、大型超市式微、增长趋弱,更多指的是那些以大型超市为主营业务的全国性传统零售巨头,比如家乐福、大润发、华润万家等,所以我们才会在去年看到线上线下、内资外资巨头之间的各种资本、业务的联合。但对于在很多地区多业态发展的区域零售企业,尤其是三四线、甚至是县乡市场,大型超市依然起着旗舰店与定海神针的作用。
2、问题是怎样做好大型超市。当前区域中小零售企业的大型超市很多甚至还没达到十几年前家乐福、沃尔玛的大卖场经营状态,在大型超市已经逐渐式微的趋势下,许多企业甚至还没有把规范的大型超市做好,暂不讨论大型超市在一些区域市场是否还受欢迎的课题。
3、巨头企业对大型超市的调整表现出的是一致的高效。因为,时间已经不再给他们机会。沃尔玛已将京东到家引入到250多家门店,今年计划扩大到更多门店;家乐福引入生鲜集市,积极与腾讯合作开展线上业务;连固执的两大日系巨头也做出了反应,永旺在中国设立零售数字化研发机构、伊藤洋华堂上线伊藤商城;高鑫零售引入阿里淘鲜达项目,线上订单累计超过4500万单;华润万家干脆逐渐剥离一些地区的“大型超市”经营;物美则利用多点数字化体系重新武装大型超市。
04
百货店、便利店冰火两重天?
销售额、门店数出现下滑的2018年百强企业,以百货店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占到一半。
2018年,百强百货店总销售额同比增长3.5%、门店数同比增长3.9%、线上销售增长46.1%,均低于百强平均水平;毛利率17.4%,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但也有百货店企业依然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比如信誉楼百货,2018年销售额、门店数分别增长17.3%和13.8%。
值得注意的是,便利店在近几年增速一直遥遥领先。
2018年,便利店百强企业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1.1%、门店数量增长18.0%、新增门店11944个,占百强新增门店总数的62.5%。2018年便利店百强新增门店的加盟店占比超过2/3,加盟店平均投资回报期23.3个月,比上年略有缩短。

龙商视角:

1、从百强数据可以看出,传统百货店遭遇新零售的冲击最明显,便利店近几年一直是行业的香饽饽。但是,单纯从行业发展来看,龙商网&超市周刊认为,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只是阶段性的。
2、百货店会一直存在,而且会不断的在市场环境变化中蝶变。
3、便利店增速遥遥领先,一是因为多年来国内便利店业态发展的基数小,截至目前形成全国性发展的内资便利店品牌,除了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便利店品牌,可以说还没有一家;二是便利店业态作为线上、线下最后一公里的衔接点,其价值符合了线上巨头以及资本机构当前投资的逻辑。
4、但是,这一轮便利店的“春天”,能否孵化出一批民族便利店的种子品牌,没戏,其将命运交给资本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迟早难逃“待价而沽”的命。毕竟做企业最终靠的不是资本、政策、风口等外力的追捧、催生,而是靠企业模式如何在市场环境变化中所能调整出的最佳匹配,实现良性造血机制。
来得越快的,去得自然也快。
多说几句,业界一直在议论外资零售不行了,确切地说应该是传统大卖场模式不行了,从数据不难看出,人家外资在中国市场调整得很好,反倒是本来就还没做好的很多中小企业,是不是要反思一下:市场变化这么快,自己做出调整没?
附2018年中国连锁百强各榜单:
 
责编:hw
    (0)
    (0)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龙商搜索

    文章总评分

    已评 请求出错,请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