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835080

中国全家总经理朱宏涛离职 便利店行业高管为何频繁动荡?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杨秋月 2017-10-13
外资便利店的中高层管理者经常被本土或新兴便利店“挖角”,被看重的往往是他们相对成熟便利店品牌中的管理、运营及推广经验。

在新零售概念下,便利店业态不断更迭出新,风口下,便利店高管的变动也日趋频繁。

继7-Eleven、罗森相继有中高管离职后,日前业内又传出“中国全家Family Mart总经理朱宏涛已离职”的消息。中国全家对界面新闻回应称,该消息属实,“朱宏涛先生因个人因素离开中国全家。”

朱宏涛原为中国全家事业本部总经理,主要负责门店管理,向上对中国全家执行长汇报。中国全家表示,朱宏涛的离职并不会给中国全家的运作带来影响,“便利店行业是系统化的团队协作,单一人员离开不会影响公司运作。”

原中国全家事业本部总经理朱宏涛 图片来源:网络

朱宏涛的下一站去向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猜测,有人认为他可能会“自己开公司”,也有传言说他将进入“连锁洗衣”行业。

便利店行业中高管“出走”现象,在近两年相当普遍。其中部分出身传统便利店品牌的高管们,投身到了便利店新业态的创业浪潮中。

2015年,北京7-Eleven近30位中高层管理者集体离职,其中王紫带领一批中高层在7月创立了“邻家(Lin+)”便利店;次年11月,王紫带着团队再度离职,并在2017年2月开出了“便利蜂”;而不久前,原罗森中国副总裁福田晓村也离职加入了“猩便利”,布局时下火热的无人便利店、无人值守货架的“战场”。

资本入场,加速了便利店专业管理人才的流动,而且不少创业项目都有较强的资本背景,会通过高薪“挖人”来迅速扩充团队。“便利蜂”背后的是去哪儿创始人投资的斑马资本,而“猩便利”完成了由光速中国领投的超1亿元天使轮融资。

外资背景便利店的中高层管理者经常被本土或新兴便利店“挖角”,被看重的往往是他们在相对成熟便利店品牌中的管理、运营及推广经验。比如,邻家便利店的创始团队曾在创业初期运用7-Eleven的选址模式迅速开拓新店。

但是,想从成熟便利店“挖”到真正具有技术含金量的高管,仍然很难。

有多年便利店从业经验的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林鑫告诉界面新闻,掌握核心技术的外资高管忠诚度较高,而且大都会签“竞业禁止”合约,比较难被“挖角”,被挖走的更多是“中阶干部”。“他们在合资或成熟便利店积累的经营理念、品牌推广方式,可能会给本土便利店带来推动,但后台核心技术不见得学得很彻底。”

“更有一些管理者多年来习惯了外企标准化的工作状态,有时会在本土便利店中遇到‘水土不服’的现象,这也是造成便利店高管动荡的原因之一。”林鑫说。

此外,传统便利店品牌之所以会有较大的人才流通,与其自身趋向稳定、缺少创新与变革有关,当新业态的出现使市场竞争加剧,承受较大业绩压力的高管也会寻找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中国的便利店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也为便利店高管的腾挪提供了外部条件。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的数据,2016年便利店行业增速达13%,市场规模超过1300亿元,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双双增长,其中一二线城市更是增长热点。不论是传统便利店品牌,还是新的便利店模式,都还有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责编:hw
    (0)
    (0)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龙商搜索

    文章总评分

    已评 请求出错,请刷新页面